9月17日下午,2025国际汽车智能座舱大会(ICIC 2025)测试评价技术与标准规范专题会议在苏州市相城区成功举办,行业领导、专家齐聚一堂,共探智能座舱领域标准规范建设与测试评价技术创新路径,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贡献智慧。
随着智能座舱技术快速迭代,软件功能与硬件终端高度集成,用户对高质量体验需求日益凸显,建立健全标准规范、研发多维度测试验证方法论、构建高效协同开发与质量保障平台,已成为产业发展核心课题。本次会议聚焦智能座舱最新标准规范制定进展与前沿测试评价技术优化成果,由中汽智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承办,中汽智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智能座舱测试技术室张世琦担任主席并主持,9位来自企业与研究机构的行业专家围绕关键技术与标准体系展开深度分享。
中汽智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智能座舱部副部长(主持工作)马超代表本场专题会议承办单位中汽智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致辞。他指出智能座舱是智能网联汽车下半场竞争的关键领域,中汽智能科技智能座舱业务板块将围绕“创、测、优”开展工作,结合未来的实验室建设计划易富配资,充分协同产业链上下游伙伴,聚力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共同引领中国智能座舱产业迈向高标准、高质量的新发展阶段。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测评管理中心C-ICAP智慧座舱测评负责人王鑫以“基于C-ICAP的中国汽车智慧座舱测评与思考”为主题分享。他介绍智能座舱作为C-ICAP中的一个单元以“能交付、会服务、保安全”为核心构建技术体系,旨在通过评测结果为消费者购车提供真实明确的数据,帮助企业发现产品痛点与差异点。
中汽智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智能座舱测评项目负责人赵准,解读“车内儿童遗留(CPD)标准法规发展及趋势”。他表示近年来儿童遗留车内事故频发,其测试技术已经成为各大车企关注的焦点。当前检测技术仍存在技术落地性价比待提升、监管与技术发展节奏未完全适配、全球范围内标准法规存在差异的问题,在此背景下,CPD呈现“全球化协同加速、技术导向逐渐明确、测评与标准互补性持续深化”的核心趋势。
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车载生态总监令晓卓带来“道合声远 共建“菁彩”— UWA联盟助力车载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主题报告,他介绍了UWA联盟的定位与生态体系,提出实现智能座舱极致音视频沉浸式体验,需技术创新与协同开放产业生态双轮驱动,通过系统化能力整合易富配资,加速超高清技术从实验室到量产车落地,推动智能座舱升级。
华为车BU智能车载光集成与测试验证部测试经理林碧珠,做”AR-HUD产业趋势及核心测评指标研究“分享。她指出,在迈向更高阶的智能座舱体验过程中,AR-HUD技术尤其是其增强现实能力,正逐渐成为实现沉浸式交互与驾驶安全融合的关键路径。她介绍AR效果的核心测评指标为AR贴合度,按目标类、车道线类、导航巡航类场景界定,确保虚拟信息与现实环境的实施叠加对齐。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测试经理李昭以“智能座舱软件稳健性验证能力建设”为主题分享。他指出智能座舱软件开发存在稳定性不足及复现困难的痛点,提出从流程体系、验证场景、方案效能三大方向构建验证能力,通过V模型分解指标、场景与环境左移、搭建基础与稳健性场景库、构建效能提升中台,实现软件质量管理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防、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同时明确OEM自主验证业务选择、场景库积累核心及工具定位等关键认知。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技术专家陈崇峰带来专题报告“规模化敏捷测试实践——蔚来汽车智能座舱”。他指出智能座舱研发普遍面临多域融合、硬件强依赖、用户体验驱动、跨认知协同、迭代节奏差异的问题。聚焦蔚来智能座舱规模化敏捷测试实践展开分享,明确将缩短反馈周期、提升测试效率、增强团队协作、增强应变能力作为敏捷测试的四大核心目标,旨在通过高效测试体系破解座舱研发难题,支撑软件驱动汽车转型。
长城汽车(601633)有限公司测试专家刘明亮分享“AI技术在智能座舱测试中的创新与实践”。他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长城汽车积极引入AI技术,在智能座舱的自动化测试、场景覆盖与用户体验评估等多个维度实现了重要突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创新成果。
重庆渝微电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漆奇分享“基于人工智能的座舱语音交互测试方法与发展思考”。他指出语音交互是座舱“第三空间”体验提升的关键交互方式。随着AI大模型、多模态交互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入座舱系统,如何量化语音交互的智能化问题成为AI语音交互测试的新重点。他提出AI语音交互测试需通过构建标准测试用户集、升级动态场景模拟、迭代测试算法,进一步提升场景真实性与用户针对性。
中汽智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生物感知测试专家高伍禹分享“量化“晕车感”:汽车乘员晕动客观测试方法与评价体系构建”。他指出当前座舱领域存在显著晕动问题,行业车企从多个领域研发防晕模式。他提出了主客观融合的多层级评价指标体系全方位考察整车防晕性能,弥补行业全面测试体系的空白,为车企优化防晕性能,切实为提升用户乘车体验提供支撑。
测试评价技术与标准规范专题会议的成功举办易富配资,为智能座舱产业技术与标准成果搭建了交流的平台,也为行业协同破局、共绘发展蓝图提供了契机。未来,随着更多前沿技术与标准体系的深度融合,智能座舱产业必将突破现有边界,在安全可控、体验卓越、生态开放的道路上加速前行,真正实现从 “智能空间” 到 “第三生活场景” 的价值跃迁。
鸿岳资本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