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杨芮雯 摄影报道 部分图片由主办方提供天添盈
9月18日,第十三届世界体育舞蹈大赛在成都开幕。伴随着悠扬的舞曲与闪烁的舞台灯光,第十三届世界体育舞蹈大赛国际少儿I组半决赛与决赛正在进行。
记者注意到观众席上一位特殊的母亲——来自湖北的赵女士,她不像其他家长那样高声加油,而是专注地盯着舞台,每当女儿旋转间望向她时,她便用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对刚才的舞步进行无声地修正;而当动作标准到位时,她则微笑着竖起大拇指,隔着数十米的距离传递鼓励。这场跨越舞台的“无声对话”,陪伴着9岁的女孩一路夺得国际少儿I组亚军。
比赛现场的赵女士
“回去好好休息下。”比赛结束后,赵女士轻轻为手捧奖杯的女儿擦去额头的汗水,递上一瓶水。她们从湖北恩施远道而来参加这场成都的赛事,而这个暑假,她已带着孩子辗转全国,参加了7场比赛。“名次不重要。”陈女士说,“我更希望孩子能在一次次比赛中学会坚持,磨炼吃苦耐劳的品格。”
# 启蒙 #
既是母亲也是教练
“孩子学拉丁舞,很大一部分由我启蒙。”今年36岁的赵女士于2009年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体育艺术系,专业功底扎实。平时,她在舞蹈工作室里悉心指导学生,年幼的女儿廖渃橙(大家亲切地称她“橙宝”)常常在一旁静静观看,耳濡目染之下,也对拉丁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橙宝在比赛现场
赵女士发现,橙宝不仅节奏感强,而且身形修长,比同龄人高出一截天添盈,天生具备体育舞蹈的优势。更难得的是,孩子不怕吃苦,对舞蹈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于是,赵女士决定将女儿朝专业体育舞蹈方向培养。
每天放学后,橙宝完成作业的第一件事,就是接受母亲的单独训练。无论严寒还是酷暑,她都坚持在家练习至少一个小时的拉丁舞。赵女士既是母亲,也是教练,她用专业的眼光为女儿制定训练计划,用母亲的温暖鼓励她坚持下去。
橙宝在比赛现场
# 比赛 #
一个暑假跑了7场比赛
在母亲的悉心指导和自身的坚持努力下,橙宝的舞技不断进步,逐渐在同龄人中崭露头角。自去年6月起,赵女士开始带着女儿参加各级别的体育舞蹈比赛,让她在真实的竞技舞台上与来自各地的同龄高手切磋交流。
赵女士翻出手机里的相册,向记者展示一年来母女俩走过的城市和比赛瞬间。从去年至今,她们已参加了大大小小20余场比赛,足迹遍布无锡、武汉、贵州、湖南等地。今年暑假更是赛程密集,短短一个假期就参加了7场比赛,几乎每周都在不同城市间奔波。
橙宝登上领奖台
橙宝的比赛心态也在这段旅程中悄然改变。最初站在舞台上,她会紧张到忘记动作,只抱着“重在参与”的想法;如今,她已能从容应对激烈竞争,目标直指冠军。今年,她顺利加入了重庆体育舞蹈专业队,并代表重庆队赴四川成都参加第十三届世界体育舞蹈大赛,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同台竞技。
# 无声鼓励 #
赛场上的母女默契
随着青少年组比赛的开始,赵女士与记者的谈话渐渐被看台上的紧张气氛取代。她将手机递给记者:“麻烦帮我录一下视频,我每场都要留档,这样才能复盘她的动作,找出不足。”
橙宝再上场前向妈妈比OK
比赛中,记者注意到一个温暖的细节——舞台上的橙宝与看台上的母亲之间,有着一种无需言语的默契。每当完成一组动作,橙宝总会抬头望向看台,赵女士则用简单的肢体语言回应:微微摇头,意味着下一组需要调整;轻轻点头,代表动作到位;而竖起大拇指时,橙宝的嘴角立刻上扬,眼神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这种无声的交流像一条隐形的纽带,将母女紧紧相连。在母亲的鼓励与提示下,橙宝的舞步愈发流畅,旋转、跳跃、转身,每一个动作都充满力量与美感。
橙宝获得亚军
最终,她获得了第十三届世界体育舞蹈大赛国际少儿I组亚军的好成绩。橙宝的教练告诉记者,她在恰恰和牛仔舞中都拿到了第一名,只是在伦巴舞的一个转圈圈弧度过大,被裁判扣分,否则很有机会夺冠。
捧着奖杯的橙宝笑着说:“能取得这个成绩我很满意,今天的对手都很厉害。”赵女士则温柔地补充:“名次不重要,我更希望她在一次次比赛中学会坚持,磨炼吃苦耐劳的品格。”
母女稍休整一晚后,将要启程返回湖北恩施。“我们非常喜欢成都这座城市天添盈,橙宝的老家就是成都温江。”她透露,下个月她们还将要来到成都参加比赛,继续追寻舞蹈梦想。
鸿岳资本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